中医针灸推拿基础知识(八纲辨证3)源安康中医基础知识学
2018-10-23
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一对纲领。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
“实,言邪气实,则当泻,虚,言正气虚,则当补”——《景岳全书?传忠录》。
“论气血,气有盛衰,盛则为实,衰则为虚,血有亏瘀,亏则为虚,瘀则为实”——《通俗伤寒论》。
虚证
1.概念: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
2.成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久病耗损正气。
3.临床表现: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或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大便滑脱,小便失禁,舌上无苔,脉虚无力等。
实证
1.概念:实证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理产物蓄积而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的概括。
2.成因:外邪入侵人体,内脏功能失调,病理产物堆积(痰饮、水湿、瘀血等)。
3.临床表现: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甚至神昏谵语,呼吸喘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
虚实关系
1.虚实错杂:(1)实证夹虚;(2)虚证夹实;(3)虚实并重。
2.虚实转化
3.虚实真假
(1)假实:“至虚有盛候”
(2)假虚:“大实有羸状”。
虚实与表里寒热的关系
1.表虚证:发热,汗出,恶风。
2.表实证:发热,恶寒,无汗。
3.里虚证:(气血阴阳的虚损)。
4.里实证:(实热、痰饮、瘀血、水肿)。
识别二维码获取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