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儿推拿中医,捏脊是最常见的一种。小儿捏脊疗法主要是通过捏提等按摩手法作用于背部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督脉总督一身阳气,膀胱经为脏腑背俞穴所在,通过捏脊刺激督脉和膀胱经之气,可达到调理脏腑、增强体质的目的。该疗法比较适合应用于小儿脾胃虚弱所引起的疳积、消化不良、厌食、慢性腹泻、呕吐、便秘,或者肺气虚引起的慢性咳嗽、哮喘缓解期等慢性疾病。对于健康的孩子,捏脊可使其五脏六腑功能更快地趋于完善,并可通过提升其脏腑功能和加强全身气血运行间接达到增智的效果。此外,捏脊对于小儿的胆小、爱哭、咬指甲、脾气暴躁等症也有明显改善。
捏脊操作简单方便,效果良好,无副作用,越来越多的年轻妈妈们爱在家里自行给小儿捏脊。但是,正确的操作手法非常重要,小儿脏腑娇嫩,容易损伤,需经过专科医生辨证及培训、指导后才可在家中给小儿捏脊。
捏脊操作的位置在背脊正中,尾骨末端长强穴至大椎穴处。具体操作手法:捏脊诀窍
第1~3遍:只捏。捏到大椎后向上提两下,反手用2、3、4指尖贴脊柱向下抹,直至尾骨;接着捏起尾骨上的肉开始第二遍......
第4~5遍:捏起尾骨的肉向上提一下,然后每捏两下提一下,即一二提,一二提……提到肋骨就不要提了,按老办法一直捏上去到大椎再反手下来。
要点:
1.捏到大椎一定要提两下。
2.到大椎后一定要向下抹。
3.第四五遍尾椎第一把就要提,提到肋骨就不要提了。
4.捏完五遍后,要用手掌从上向下来回搓几遍,令其后背发红发热。
5.最后还要在尾骨上拍三下。一般每天捏一次,连续7~10天为一疗程。疗效出现较晚的宝宝可连续做两个疗程。
在小儿捏脊时应注意:婴儿必须在会翻身自行俯卧时才可以给予捏脊疗法,若婴儿太小,就强行将其行俯卧位,可能造成婴儿不必要的扭伤,甚至在捏脊过程中出现窒息。所以,捏脊疗法适用于半岁以上到7岁左右的宝宝。年龄过小的宝宝皮肤娇嫩,掌握不好力度容易造成皮肤破损;年龄过大则因为背肌较厚,不易提起,穴位点按不到位而影响疗效。捏脊开始时手法宜轻巧,以后逐渐加重,使小儿慢慢适应。动作上要捏捻,不可拧转。捻动推进时,要直线向前,不可歪斜。每次捏脊的时间不宜太长,以3~5分钟为宜,以免身体裸露时间过长,导致着凉感冒。
捏脊最好的时间是在小儿早上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不要在饭后一小时内捏脊,不要在小儿哭闹或睡着时捏脊。捏脊前要先脱去小儿衣裳,露出整个背部,让其保持平趴的姿势,力求背部平正、肌肉放松。捏脊时室内温度要适中,捏脊者的指甲要修整光滑,以免划伤小儿皮肤。捏脊前手部要先暖一暖,不要用冰凉的手给小儿捏脊,以免其受到刺激无法平趴,或者受冻生病。小儿背部皮肤有破损,患有疖肿、皮肤病也不适宜捏脊
贵州源安康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立志让所有的中医爱好者能学习最专业的中医技能,让大家都能享受中医适宜技术带给大家健康,从事中医职业技能专业培训8年多,主要培训项目有:中医针灸、推拿、艾灸、小儿推拿师、中医推拿、正骨整脊、中医康复理疗师、公共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母婴类培训并报考相关行业证书(人社部、卫生部、中医管理局)等,现与全国多个针灸行业学会,多所中医类院校建立了良好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