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推拿基础知识(病因学说)源安康中医基础知识学堂

2018-10-25

病因学说概念、沿革

(一)概念

病因学说:病因学说是研究致病因素的性质、致病特点和致病规律的一门学说。

病因: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是病因,又称致病因素。

六气异常、疠气传染、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跌仆金刃、外伤及虫兽所伤等,均可成为病因而导致发病。另外,病理产物、医源因素、药物因素等,皆可成为病因。

(二)中医病因学的沿革

1.《黄帝内经》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

2.《金匮要略》将病因入侵概括为三个途径。

3.宋·陈无择提出了“三因学说”——即内因、外因、不内外因。

4.现今教材将病因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性病因、其他病因四类。

病因分类

1.外感病因:主要包括外感六淫、疫疠之气。

2.内伤病因:主要包括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过度。

3.病理性病因:主要指痰饮、瘀血、结石。

4.其他病因:主要包括虫兽咬伤、金刃所伤、跌仆努伤以及药邪、医过、胎传等。

六淫的概念及共同致病特点

(一)六淫的基本概念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六气: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不同的正常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化收藏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二)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1.外感性:多从肌表、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六淫所致疾病为外感病。

2.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

3.地域性:西北多燥病,东北多寒病,江南多湿热为病;久居潮湿环境多湿病。

4.相兼性:“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风邪

1.基本概念

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

2.性质和致病特征

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性质:(浮越)阳邪——风性轻扬、向上、向外开泄——风性散发

致病特点:易袭阳位——头面、阳经、肌表皮毛腠理开泄——汗出、恶风

2)风性善行而数变

性质:(多变)

善行——风性善动不居,行无定处;数变——风性来去迅速。

致病特点:病位游移不定———行痹;发病快,传变快——风疹瘙痒。

3)风性主动

性质:风具有动摇不定之性。

致病特点:病症表现为动摇、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

4)风为百病之长

性质:指风邪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寒、湿、燥、热诸邪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

致病特点:致病广泛,风寒、风热、风湿、风燥等。

寒邪

1.基本概念

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

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性质:阴邪,“阴盛则寒”

致病特点:损伤阳气——明显寒象症状:恶寒、肢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

2)寒性凝滞

性质:凝——滞——寒性使万物痹阻不通。

致病特点:经脉气血凝结、阻滞不通——产生痛的症状。

3)寒性收引

性质:收引,寒性有收缩牵引之性。

致病特点:气机收敛,腠理闭塞——恶寒发热、无汗;经络筋脉收缩挛急——头身疼痛、脉紧、关节曲伸不利等。

 

课程咨询

X
X

识别二维码获取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