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推拿基础知识(阴阳1)源安康中医基础知识学堂

2018-10-31

阴阳在生理功能中的应用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中医学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如以功能和物质相对而言,功能属于阳,物质属于阴。

阴阳在病理变化中的应用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的相对协调是健康的表现;疾病的发生及其病理过程,则是因某种原因而使阴阳失调所致。

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到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正气,是指整个机体的结构与功能包括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等。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正气分阴阳,包括阳气和阴液两部分;邪气也分阴阳,如六淫致病因素中的寒、湿属于阴邪,风、暑、热(火)、燥为阳邪。

1.阴阳偏胜:即阴胜、阳胜,是属于阴或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2.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阳胜一般是指阳邪致病,是阳的绝对亢盛;但阳长则阴消,阳胜的病变必然损伤人体的阴液。

3.阴盛则寒,阴胜则阳病:阴性一般是指阴邪致病,是阴的绝对亢盛;但阴长则阳消,阴胜的病变必然损伤人体的阳气。

4.阴阳偏衰:即阴虚、阳虚,是属于阴或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变。“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5.阳虚则寒:阳虚是人体的阳气虚损,阳虚不能制约阴,则阴相对的偏盛而出现寒象。

6.阴虚则热:阴虚是人体的阴液不足,阴虚不能制约阳,则阳相对的偏亢而出现热象。

综上所述,中医学的病机总纲是“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阴阳的转化:人体阴阳失调而出现的病理现象,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阴证可以转化为阳证。

阴阳在诊断中的应用

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在于阴阳失调,所以任何疾病,尽管它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千变万化,都可以用阴和阳加以概括说明。在辨证方面,虽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但八纲中又以阴阳作为总纲,表、实、热属阳;里、虚、寒属阴。

色泽的阴阳:色泽鲜明为病属于阳,色泽晦暗为病属于阴。

声音的阴阳:语声高亢宏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实、热,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多属虚、寒,为阴。呼吸微弱,多属于阴证;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属于阳证。

脉象分阴阳:以部分分,则寸为阳,尺为阴;以脉动过程分,则至(起)者为阳,去(伏)者为阴;以至数分,则数者为阳,迟者为阴;以形态分,则浮大洪滑为阳,沉小细涩为阴。

 

课程咨询

X
X

识别二维码获取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