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小朋友,舌苔出现不均匀的剥落,看上去舌头一块一块的没有舌苔,好像地图一样。父母大多都很紧张,这是咋回事呀?其实这就是中医常说的“地图舌”,多因脾胃不好所致。
中医说“舌为五脏之外侯”,舌苔的异常也反应出身体的状况异常。中医认为,舌苔由胃气所生,而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所以舌苔的变化可反映脏腑的寒热虚实、病邪性质及病位深浅。
正常舌苔,一般薄白而均匀地平铺在舌面。当舌苔出现不均匀的剥落,剥脱处舌面光滑无苔者又称剥苔。“地图舌”是剥苔的一种,其舌苔剥脱,边缘突起,界限清楚。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地图舌主要说明脾胃功能失调。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1)如果患儿舌苔薄、舌苔剥脱的地方是白色,舌体瘦。平时性格比较急躁,夜间盗汗、大便干燥、唇、舌经常鲜红的,容易感冒、咳嗽等,那么考虑脾阴不足,体质以虚热为主。
2)如果患儿苔白腻剥苔,舌质淡,舌体偏胖,体弱容易疲倦,面色发黄;食欲差、挑食偏食,容易腹胀、腹痛,大便不成形、黏腻;动则易出汗,那么考虑脾胃气虚,体质则偏寒多一点。
食疗推荐:
1、健脾补气粥
食材:党参、山药、茯苓、芡实、莲子各10克,大枣3个,粳米50克。
用法:药材切碎,同米煮粥食用。
功效:健脾补气,祛湿消积。适于脾胃气虚,久病元气虚损之人。
2、健脾养阴粥
食材:沙参、薏米、山药、莲子、百合、麦冬、石斛各10克,粳米50克。
用法:药材切碎,同米煮粥食用。
功效:健脾益阴。适于脾胃阴虚,口干舌燥,便干盗汗之人。
另外,小儿推拿也可以很好的调理孩子脾胃,比如捏脊可改善小儿消化功能。脾胃气虚者可以按摩足三里、天枢、中脘、合谷、内关等穴位。脾胃阴虚者: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阳陵泉、太冲等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