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穴几乎无所不治,4个动作拉开它,大病恶疾都远离!
2018-11-16
一个人病得很严重,总会说这个人已经是病入膏肓了,膏肓是什么呢?其实是膏肓我们中医所说的一对重要的穴位
“病入膏肓”这个成语它源于《左传》中的一段典故。
晋景公患了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很厉害的医师,在医生还没有到的时候,晋景公梦到两个童子,
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医生快来了,我好害怕,我们该逃到什么地方去啊?”
另外一个说:“我们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他就奈何不了我们了!”
当医生到了,检查过后说:“这个病已经治不了了啊,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针又达不到,吃汤药,其效力也达不到,这病是实在没法子治啦。”
晋景公听了之后想到自己的梦,便对这个医生说:“你的医术真高明啊!”说毕,叫人送了一份厚礼给医生,让他回秦国去了。
膏肓穴位怎么找?
膏肓:膏肓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宽处(或左右旁开三寸),肩胛骨内侧,一压即疼。指压此穴,可以治疗肩膀肌肉僵硬、酸痛。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重要穴位。
取膏肓穴法:患者平坐床上,屈膝抵胸,前臂交叉,双手扶于膝上,低头,面额抵于手背,使两肩胛骨充分张开,在平第四胸椎棘突下,肩胛骨内侧缘骨缝处按压,觉胸肋间困痛,传至手臂,即是膏肓穴,掐痕做标记。
膏肓穴的作用:由病入膏肓的这个典故可以看出,膏肓这个穴位是在人身体上是很重要的,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杂病论》中说,膏肓穴无所不治。“膏肓能主治虚羸瘦损、五劳七伤及梦失精、上气咳逆、痰火发狂、健忘、胎前产后等,百病无所不疗”。而在历代医家多认为,膏肓穴有补益虚损、养肺调心的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肺气虚弱所致的咳嗽、气喘、骨蒸盗汗、肺痨等病症;心气不足、心火上扰所致的癫狂、健忘、遗精等病症;各种原因所致的羸瘦虚损。
膏肓穴的保健方法:
由于膏肓穴位比较隐蔽,刮痧渗透不进去,手也无法按到,最好的刺激方法除了艾灸,还有锻炼!且古医书中也曾有“运动膏肓穴,除一身疾”的说法,故建议经常伏案、用电脑的灸友多做下面四个开合膏肓的动作:
1、双肩旋转法
中指贴住大腿两侧的“风市穴”,以肩为轴,前后各旋转10次,可开合膏肓穴。这个动作可以把膏肓活动开,充分松开肩背部,长期练习,能有效解决肩背痛的问题;而反复的前后拉伸又能使胸腔得到扩张,这也能有效防治心、肺疾病。
也可用下面的旋转法“开合膏肓”,方法就是,把双手放在肩膀上,进行旋转,先向前旋转,然后向后旋转。
2、反拳捶脊法
反拳沿脊柱敲打,可把膏肓穴振开,缓解肩背疼痛,疏通血脉。
具体的做法是:把手放在人体背部,反拳沿着脊柱敲打。这样做可以把膏肓振开,又叫振髓法。久坐办公室的人可依此法经常敲打自己的背部,缓解肩背痛,疏通血脉。
3、像扇子一样开合
把后背像扇子那样打开和收紧,可让周身清爽,肩背疼痛明显减轻。
这个动作很简单,坐在椅子上,手放在椅子的扶手上,把后背像扇子一样向前打开,停一会儿,再慢慢挺胸,收紧后背,往后挤压脊柱。如此反复几遍。
4、椅子反着坐
把椅子反过来坐,人趴在椅背上,充分展开两个肩胛,而两个肩胛骨向后挤压,就是在挤压膏肓穴。每日如此反复几遍,既可益寿延年,还对肩周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颈椎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这么好的穴位有多少人不知道如何用,甚至都没听说过,看了此文大家要学会自己锻炼膏肓穴,远离大病恶疾,防治百病就靠它了!记得推荐给好友们都看看~
识别二维码获取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