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中医师用歌唱科普中医,中医也可以很有趣

2019-05-20


作为一名社区中医师,王梦阳把科普宣传作为工作“重头戏”,针对不同群体需求精心设计,让科普宣传变得既有料又有趣。


王梦阳是北京市东城区龙潭湖社区医院的一名中医师。近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举办的首届医联体健康科普大赛中,这个“90后”中医师用自己填词的《预防颈椎病之歌》征服了在场的评委,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把健康生活唱给你听


医学知识,特别是中医知识,往往晦涩难懂,虽然对大众健康有重要意义,但却不容易被理解。医生对患者的各种叮嘱也难以真正走进患者心里。怎么才能抓住大家的心,用喜闻乐见的形式科普医学知识,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王梦阳。


去年年底,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的一名医生范博渊创作的《心电图诊断歌》走红,医学知识插上了音乐的翅膀,一下子走进了许多人心中。


“原来上学的时候总是改歌曲嘛,也是受到范博渊这个事的启发,我就决定填词写了这首《预防颈椎病之歌》。”王梦阳说。


王梦阳把歌曲选定为自己特别喜欢的《情非得已》,花了两个晚上,《预防颈椎病之歌》的歌词创作完成。


“骨质疏松它是个老问题,预防老化运动最给力,人说有压力才能有动力,韧带骨骼肌肉也是同理……中医西医各个都有妙计,健康生活才是最终目的。”歌词列举了患颈椎病的常见不良习惯,提示了预防颈椎病的健康生活方式,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


为了方便参赛展示,王梦阳找了专业的录音棚,制作了一个不到两分钟的歌曲MV,《预防颈椎病之歌》就这样诞生了。


为了让科普工作既有料又有趣,王梦阳会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精心设计科普内容。一次,他受到邀请走进一所小学的班级,为孩子们讲青春期。王梦阳列举青春期孩子们可能出现的各种困扰和需求,把这些用关键词卡片贴在黑板上,让孩子们给这些需求排序。这个游戏很快吸引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孩子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每次看到效果特别好,就会很有成就感。”王梦阳说。


科普宣传是医生的责任


用歌曲唱出科普知识是王梦阳的首次尝试,但对于科普工作,他早已是个“熟手”。中医有着自身的独特优势,作为一名针灸推拿专业的毕业生,王梦阳认为,中医科普宣传是社区工作中的“重头戏”。


“如果不能改变生活习惯,治病也只能管一时,永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王梦阳看来,做好科普工作才能保证疗效,这对于中医治病尤为重要。“我在日常工作中总是叮嘱病人回到家里应该怎样做,但是没有效果,你会发现他们还是难以改变生活习惯,这时候我就感觉非常无奈。”王梦阳说。


4年前,王梦阳走上了社区医生的岗位,作为一个“90后”,王梦阳总想着突破与改变。而这时,科普成为一个突破口,为他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


“我很享受给大家传播知识的感觉,站在讲台上的感觉。这时候医学知识是鲜活的、有感染力的。”王梦阳说。


随着大众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医学科普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于是,王梦阳充分把握各种机会参加科普活动和大大小小的科普比赛,一方面为不同群体传播健康养生知识,另一方面也与致力于医学科普的同道们互相学习、交流经验、互相借鉴。


“提升全民的健康素质,需要我们这些医生的努力。”在王梦阳看来,科普不仅是自发的行动,也是医生理应承担的一种责任。


社区“小郎中”有大作为


大学毕业后,王梦阳放弃了留在大医院的机会,毅然选择了一间社区医院。这个选择与其他同学们的追求相比,看起来非常“另类”。“很多人选择继续深造,也有的选择了赚钱更多的工作”,王梦阳说,他选择社区医院的原因很简单,社区医院的工作节奏和工作氛围更适合他。


事实也正如他自己所想。社区医院的辐射范围不算大,医患之间的关系更像是老邻居、老朋友,彼此熟悉,看病也是交心。


王梦阳的微信里,备注名字以“患者某某”开头的好友已经有三四十个,这些都是他的“老病人”。王梦阳不仅熟悉这些人的身体状况,也熟悉他们的家庭情况、生活状态。


王大妈就是这些“老病人”中的一员,她患有腰椎椎体滑脱,却因畏惧手术、担心后遗症而长期忍着疼痛生活。疾病与疼痛严重影响王大妈的生活质量,于是她经常找王梦阳医生推拿缓解病痛。


王梦阳一边为王大妈进行推拿治疗,一边用自己的医学知识结合自己在社区见到的其他手术成功的病例告诉王大妈手术和推拿的不同作用,劝说王大妈进行手术治疗之后再回到社区康复。


在王梦阳的耐心劝解下,王大妈终于下定决心去北京协和医院进行了手术治疗,王大妈出院后又在王梦阳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直至完全康复。“我跟小王的关系就像朋友一样,我们家有什么事他都知道,我们经常聊天,他也一直都很负责任。”王大妈说。


与综合医院的医生不同,王梦阳的工作职责与家庭医生更加接近,他不仅需要治已病,同时还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中医专业优势和职业特点,担负起居民们的未病先防和病后康复的职责。


“上工治未病”,像王梦阳这样的社区医生在普及健康知识、帮助居民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的过程中,无疑拉近了百姓与健康生活的距离,发挥了“治未病”的作用。


或许在未来,像王梦阳这样的“小郎中”更多一点,我们离健康也会更近一点。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中国中医药报,版权归相关权利人(罗乃莹)所有。我们旨在更好分享,如有转载不当,欢迎随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课程咨询

X
X

识别二维码获取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