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认为,万事万物传与心,心神日理万机,常处于躁动而难宁静的状态,如果心神过度浮躁,神不内守,动而不定,必然扰乱脏腑,耗气伤精,这样则易招致疾病,甚至促人衰老,折寿。所以,必须以清静闲适为本,静而养神。李白此诗突出了恬淡闲适的意境,这正是中医养生学所要求的精神境界。正如《黄帝内经》中强调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恬淡虚无即指心神清静,心静而不躁,志闲而少欲,神安而不乱,则精神自可内守,精气自然充足,邪气不能侵犯,疾病自然不能萌生了。
清静养神就应该做到恬淡闲适,少思寡欲。嗜欲不止就会扰动心神,破坏心神的清静。要达到“恬淡虚无”及“心自闲”的境界,真正使心神宁静,就必须祛除杂念,调畅情志,志闲而少欲。
但是,“清静养神”并非神静而不用,倘若绝对静神不用,则心神必然衰退。应是不可过思过用,过思则伤心,过用则损神。清静养神,贵在一个“度”字。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正是表明诗人善于调适心境,懂得清静养神和适度用神的道理,而这些养神奥秘“俗人”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李白只好笑而不答“心自闲”,只是妙处“悠然心会”罢了。只有心中恬淡宁静的人,才能领悟到养生的妙理。
当今社会,现代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身体的疲惫带来更多的心理疲惫。因此,人们需要休整身心,聪明的商家从中发现商机,现代“休闲业”应运而生。但是,无论是外在的身体“休闲”,或者通过外力所完成的心理辅导和治疗,都很难从根本上解除人们的“心病”。其实,消除心病的最好方法,也就是最原始的方法,那就是使人具有一种“闲适”的精神状态,让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精神主流中加入“闲适”的成分。比如,学会简单的生活,学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学会简单地与人相处,学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学会在乌云压顶之时给自己来一些高雅的幽默。
总之,“闲适”要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内涵,才能达到养生的高境界。

贵州源安康是一家专业的中医培训机构,正规办学资质,五年中医培训,专业师资团队,常年开办中医针灸推拿、康复理疗、艾灸、小儿推拿、催乳产康等培训,每月固定开课,自开班以来,以专业教学为本,深受广大学员的推崇。
贵阳小儿推拿培训、贵州小儿推拿培训、贵州小儿推拿加盟、贵阳小儿推拿加盟、贵州针灸推拿培训、贵阳针灸推拿培训、贵州康复理疗培训、贵阳康复理疗培训、贵阳催乳师培训、贵州催乳师培训、贵州艾灸培训、贵阳艾灸培训、贵州育婴师培训、贵阳育婴师培训、贵州产后康复培训、贵阳产后康复培训找贵州源安康。